前言 智能电动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? 汽车是规模最大的工业产业,产业链长、带动力强。汽车产业向电动化、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,将形成对城市、道路、交通、环境、产业链以及消费者等多方面的牵引和带动,从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、创造高品质生活。 ? 随着政策、环境、产业等高速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,智能电动汽车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 。 自 2019 年以[阅读全文]
报告摘要: 从创新扩散理论出发,快充是国内市场新能车产品迭代重要方向。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,新技术或产品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吸引不同受众,不同受众群体占总人数的比例服从正态分布。早期主要依靠新技术吸引创新者,在经过这个阶段后,则需要扩展基数更大的早期大多数群体;杰弗里摩尔在 1991 年提出,多数企业在成功吸引创新者和早期[阅读全文]
行业背景 : 电池成本占比高,理电原材料涨价,车企加速向上布局电池产业 目前,新能源汽车规模不断扩大,但由于电池环节在其成本构成中占比较大,键电原材料价格上涨,使得市场发展的同时,处于终端的整车厂遭遇成本等方面困扰,出于保供降本等需求,车企布局电池产业热情逐步升温。 行业背景 : 整车企业布局电池产业的优劣势及形式 车企入局电池领域[阅读全文]
随着汽车产业 “ 新四化 ” 的加速推动,智能汽车已成为各国科技发展战略重点,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逐渐形成跨领域协作、多技术融合的汽车产业新赛道。 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行业趋势与共识,在此影响下汽车产业正迎来全面重构,本轮重构将给汽车产业带来全方位的根本性改变,以机械硬件主导的传统汽车将演变为以软件主导、数据驱动和软硬融合的智能移动[阅读全文]
◆ 政策推动 +” 里程焦虑 ” 推动轻量化快速发展,铝合金市场空间广阔。面对节能减排政策推动和新能源车里程焦虑的现实,轻量化成为重要的技术方向,铝合金材料以其性价比优势,成为轻量化的优选,市场空间 2025 年有望达到 3095 亿元, 2020-2025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7.1% 。 ◆ 汽车结构件渗透率较低,单车价值量快速提升。相较于其它铝合金零部件(中小件[阅读全文]
整车展望:电车高速增长,油车透支有限;商乘同强可期。汽车刺激政策有望延续,增换购需求成为车市主力,新能源汽车拉动消费升级。车系结构重塑,自主品牌份额超过 50% ,自主强大 + 品牌高端化 + 出口高增。我们预计 2023 年中国汽车销量 2796.9 万辆,同比增长 1.3% ,其中乘用车销量 2430.2 万辆,同比增长 0.5% 。预计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960 万辆[阅读全文]
800Vum 架构成快充主流,车企加速布局。 快充补能效率不输燃油车,日益成为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之一。相比大电流快充, 800V 高压快充具有充电效率高、快充区间更大、技术难度低等优势,是目前发展的主流路线。 2019 年,保时捷发布首款 800V 车型 Taycan ,随后现代起亚等国际巨头发布 800V 平台,比亚迪 、 吉利汽车等都相继开始布局 800V 高压平台,造车新势[阅读全文]
随着 5G 网络技术部署的加速实施、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的持续创新,人们对驾乘体验和出行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。 近年来,发改委、工信部等发布了一系列车联网相关的引导政策。我国的车联网市场释放出巨大的潜能,包括芯片研制、终端设备商及整车厂在内的市场参与者纷纷入局。 我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呈快速发展趋势,预计将从 2021 年的 2,126 亿元增长到 2026 [阅读全文]
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含义与模式: 新能源汽车出海是指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整车出口、CKD出口或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在海外进行新能源汽车销售,并且为海外消费者提供新能源汽车衍生服务的行为。 (点击进行下载) (点击进行下载) 转载 新能源[阅读全文]
在上海临港园区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正发生着诸多转变: 从 “仅依靠市电”到“可再生能源接入和储能”,从“被动运维”到“主动感知”,从...[阅读全文]
刚刚过去的 2022 年,全球车市风云变幻,持续下行。 “疫情”“缺芯少电”等阴影笼罩下,中国车市逆境逆势上扬,展现出强大的韧劲,自主品牌市场...[阅读全文]
? 【分享嘉宾介绍】顾嘉俊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,专业为机械电子工程,主要从事自动驾驶及人工智能方法应用研究。顾博士先后在 GE 中央研...[阅读全文]
“毫末预计,到 2025 年中国高阶辅助驾驶搭载率将达到 70% 。而在汽车新消费领域,中国汽车市场增换购消费比例将达到 60% ,智能驾驶功能成为必选因...[阅读全文]
12 月 23 日至 24 日, 2022 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暨第七届铃轩奖盛典在在武汉举行。 会上,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、动力研究院院长 王瑞平发表了...[阅读全文]